勃利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丨家在龙江扎根黑土地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4886.html

扎根黑土地拳拳家乡情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家在龙江特别报道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用执著的拼搏书写时代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龙江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忘初心、开拓进取,合奏出龙江发展的最强音。

今天,黑龙江日报十三~十六版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家在龙江特别报道,选取40年来工作、生活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家庭代表,通过讲述他们在龙江这片热土上创业奉献的代际接力故事,展现龙江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风采,反映40年来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及龙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报道从各个领域选取了9个家庭:闻名全国的用生命守望丹顶鹤的徐秀娟家庭,一家三代奋战在国有企业的工人家庭,祖孙接力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老会战”家庭,以及农业、教育、医疗、森工、农垦、矿业等领域的家庭代表。他们是龙江人民扎根黑土地、奉献黑土地的代表,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推动着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三代人筑梦“石油城”

在油城大庆,提起“老会战”,无人不知。“老会战”是一群人,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东北边疆,在荒凉的草莽上筑起共和国最重要的石化产业集群;“老会战”也代表一种精神,不畏艰难困苦,挑战自然及人体极限,生发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经久不衰。当年的“老会战”们绝大多数已经超过80岁。他们是大庆这座石油城的建设者,也是共和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发展的见证者。

日前,记者走进“老会战”韩建昌的家,听老人讲述一座城的兴起和三代油田人的奋斗故事。

1普通人书写石油史诗

三代油田人。

岁末北国,寒风凛冽。走进韩建昌老人的家,扑面的温暖立即赶走了满身的寒意。

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居室。年近耄耋的老两口、52岁的儿媳和“90后”孙女,热情的一家三代人已经等在屋里了。

韩建昌虽年届80,却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说话有板有眼,思路清晰。一旁的老伴儿一头银发,少有皱纹的脸上泛着光亮。儿媳孙瑛在油田做财务工作,孙女韩冰是一名调度员。

“我是60年3月4日随部队到大庆,转业前在50*18师。”回想起初到大庆的日子,韩老记忆犹新。年,22岁的韩建昌随十万开发东北的官兵来到北大荒,被分配到大庆油田建设集团管道公司,一直到退休。

“刚到这的时候,这里是千里冰封的大荒原,我们就是在冰雪荒原上‘起家’的。”韩老回忆道。

韩建昌是辽宁人,部队里还有不少南方兵,初到冰雪世界,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冲击都是巨大的。摆在会战大*面前的,是几道“关”:苦、饿、冷、怕……韩建昌说,那时候,队伍分成两组轮流上阵,建“干打垒”,一干就是12小时。脱坯、夯土、架梁都是重体力劳动。但就是这种条件,韩建昌和很多“老会战”一样,回到老家,把订了“娃娃亲”的媳妇带到了大庆。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工服、粮食都供应不足,后来允许带家属后,由单位组织家属开荒种地,这才稍许补充上给养的不足。

“那时候真是苦,每天下地干活就啃凉馒头,也没吃出胃病来。”韩老的老伴儿也一起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

当时大庆还是蛮荒之地,到处野兽出没。有一次韩建昌去查看工程进度,来回需走8个小时还要穿越荒野。结果被一匹狼盯上了,幸亏带着师傅给的一根腊木杆,瞅准时机把狼腿打伤了,这才摆脱了狼的“盯梢”。

孙女韩冰一脸崇敬地说:“我从小就是听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讲述他的创业史时,韩冰还时不时地进行“补充”。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以韩建昌为代表的“老会战”和他们的继承者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让一座城市在荒草甸上拔地而起,抒写出一篇战天斗地的创业史。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代铁人”。当年,冰天雪地中面对泥浆池,“铁人”王进喜气壮山河的一跳;面对“高科技泥浆池”,“第二代铁人”王启民举起大庆油田的红旗把科技人“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信念发挥到了极致;进入新时代,“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及队友把红旗插到了海外余口油井上——三代铁人,挺起大庆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脊梁……

2油田人的幸福生活

在韩建昌的家中,记者没有见到同在油建公司工作的儿子。韩老的儿媳孙瑛告诉我们,丈夫的工作是管道建设,常年驻外,现在人在河北。“这个工程工期长,能干到退休。”孙瑛说。作为“油二代”,孙瑛和丈夫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油田建设集团已经不仅限于为大庆服务,已经把目光放到全国。

夫妻俩一年到头聚少离多,有时春节都回不了家。这样的情况在油田有很多,以致于形成特色:很多家庭妻子是户口本上的“户主”——如果男的当户主,容易找不到人。

第三代油田人的工作环境今非昔比。

韩冰回忆,有一年爸爸过年都没回来,她给爸爸打电话,“我在这头哭,爸爸在那头哭。”韩冰小时候因为老见不着爸爸,就跟妈妈提出“换爸爸”,孙瑛笑答:“换也没用,油田人都是这样工作的。”一句话道尽油田人的责任职守。

“铁人精神”激励着第二代油田人继续奋战。韩建昌告诉记者,他的家从“干打垒”搬到平房,再从平房上了楼,如今,也住上了电梯房。不过,他还是习惯住老房子,就因为想和老邻居住在一起。而儿子一家早已住上了高楼。

坐在韩老布置得温馨舒适的老房子里,看着自得其乐的老两口,记者心头涌上一股暖意。

居住条件的改善印证着城市的发展。从“安居”到“宜居”,得益于大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

一组数字最能展示油城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0亿吨,为共和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生命“血液”;40年里,大庆市内公路里程增长27倍多;众多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让市民尽享出行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服务;过去3年大庆人享受到的优良天气天数都在天以上。许多人的朋友圈被“大庆蓝”刷屏……

3时代在变精神不变

韩冰开车来接站时,记者开始还以为她是单位派来的工作人员,到了家里才知道她是韩老的孙女。28岁的韩冰工作相当出色,年纪轻轻已是采油一厂第六油矿的调度员了。她告诉记者,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毕业后还是选择回到油田上班,成了“油三代”。和爷爷爸爸的工作相比,现在她的工作早已不是重体力,而是操纵现代化的电子平台。她说话的时候,一旁的爷爷奶奶和妈妈眼里写满了骄傲之情。

“老会战”的结婚照。

大庆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不同的历史时期“标杆和旗帜”有着不同内涵。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标杆和旗帜;改革开放后,大庆是高产稳产、拼搏奉献的标杆和旗帜。进入新时代,大庆油田设定了新的目标:努力成为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的标杆和旗帜……时代在发展变化,但油田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从未改变。

韩冰是大庆油田人第三代的典型代表。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又到市里的技师学院进修了两年,学习采油专业知识。如今的原油生产,已经完全不是过去“人拉肩扛”的方式了。从勘探到钻探,再到采油加工,数字化已经贯穿了每一个环节。新一代“韩冰们”,正以他们全新的知识擦亮新时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记者蒙辉孙彩凤摄)

四十年匠心坚守龙江制造

83岁的张智美从哈电汽轮机退休回家已经32年了,至今仍住在离公司不远的家属楼里。年,哈电汽轮机筹建,从济南辗转千里来到龙江的张智美不会想到,她和丈夫不仅把自己的青春留在这片热土上,还影响了儿女甚至孙女继续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份事业至今仍令张智美感到骄傲:新中国制造的首个转子就出自留学前苏联的车工丈夫李宗道之手;自己在17车间蜡模4班担任班长期间连续8年被评为厂劳模;儿子李国辉凭着一手过硬的检验检测技术在年成为企业第一批主任技师;小孙女李笑毅从一个学外语毕业的大学生“门外汉”,当上了冷作分厂的质量员,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万元到60亿元祖孙同行见证奇迹

和奶奶一样当铣工——80后的李笑毅怎么也没想到,进入哈电汽轮机后的第一份工作和奶奶张智美当年进厂的第一个工种竟然一样。“我就是想看看,什么样的地方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家里的老人们在这儿一干就是一辈子。”李笑毅说。

上世纪80年代,奶奶张智美在工作中修整叶片模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天活儿干下来,满手爆皮。”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张智美对往昔印象深刻。只要一开机,一分钟也离不开人,一天下来,站得双腿浮肿是常事。不管加工多重的部件,平均十几分钟就要搬动一次,对于身材娇小的她来说,着实是严峻考验。更难的是,一次次的位置挪动,加大了人工校准的难度和误差,而且效率低下。就是用这些张智美口中的“笨床子”,哈电汽轮机实现了年产万千瓦当量的产能,成为生力*。

同为一线工人,相隔几十年,孙女李笑毅完成这一切只需要在控制屏前点击按钮操作数控机床。“有经验的师傅完全可以自己编程!”说起这些,李笑毅满脸羡慕。看似“傻瓜”的操作,背后是对操作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严苛要求。高素质人才+新技术应用,势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此时的哈汽,产能已提升到年产多万千瓦当量,并且同时具备年产两台以上百万核电机组的能力。

40年来,哈电汽轮机年产值从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亿元,各类型产品占全国装机总容量三分之一以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就有张智美李笑毅祖孙三代40年默默而又执着的坚持。

2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停歇

“我父母都是企业第一代员工,在五六十年前,企业还只能仿造前苏联的产品。那时能够生产制造的机组都是中、高压机组,容量也只有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和20万千瓦,产品类型也比较单一。”李国辉告诉记者,年他上班时,公司已经开始技术引进。年,首台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的60万千瓦汽轮机组研制成功,哈电汽轮机走完了引进技术的第一步,完全掌握了成熟的大型汽轮机制造技术。

快要退休的李国辉舍不得这些陪伴几十年的老物件。

多年来,汽轮机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虽然不在研发一线,李国辉也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创新力量。在李国辉的一堆证书中,记者发现了一本技术攻关奖证书。那是7年,他参与的“轮槽端铣刀自行开发研制”项目获得技术攻关一等奖。李国辉说,攻关是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不仅如此,当自己的工作用具不符合需要时,李国辉也尝试创新,他曾和哈工大的科研人员一起改造了一台7米激光测长机。

创新驱动着哈电汽轮机不断前行。如今,哈电汽轮机的综合实力已经完全可以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机组的类型更是众多、全面,不仅可以设计制造凝汽式汽轮机,还可以自主设计制造热电联供汽轮机、空冷汽轮机、核电汽轮机、燃气轮机装置、工业汽轮机、风机以及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汽轮机等等。公司生产的各类型产品不仅遍布国内,而且还走出国门,远销到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27个国家,其中不乏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间,哈电汽轮机实现完美跨越。“不算节假日,我还有不到90天就退休了,真是有点舍不得。”现年59岁的李国辉,亲身经历企业的沧桑巨变,面对即将离开的工作岗位,他充满留恋。

3不断“更名”的背后改革激发前行内生动力

在38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国辉一直坚守在检查工岗位,但他所在部门名称却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祖孙三代同堂,汽轮机厂的变迁是全家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