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黑龙江致15死车祸真相令人唏嘘生活没有
TUhjnbcbe - 2024/10/5 17:03:0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的老百姓和小龙虾很像,最能忍最能扛,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生活”这个词,只有两个字,简单的两个字诠释了无数人的一生。

对于90%的人来说,生活是辛酸的,是无奈的,苦中作乐的中国人把这两个字扛在肩上,笨重的向前走去,几两碎银让人欢喜,也让人痛苦,为了几两碎银失去生命的悲剧也数不胜数。

年9月4日4时许,在国道G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镇双兴岭路段,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由西向东行驶,与前方同向行驶的四轮拖拉机追尾,造成15人死亡,一人受伤。这起特大车祸毁掉了15个家庭,也重重地击碎了15种希望。

深入了解后,发现半挂车严重超载超速,这是这起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与真相,然而对于这群寻求温饱满足的人来说,他们已然顾不上自己的人身安全与将要面临的风险。

令人唏嘘的是,车上的人大多是采菊工人,事发当时还有很多多数人光着脚,没穿鞋,其中一个六旬的采菊工人从凌晨三点出发,坐车去往20公里外的万寿菊种植区,而这这一去就成了永别。

人这一生都在追求需求的满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将人的需求从最低级的生理需求到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提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同样也认为人的需求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个人仅仅为了几两碎银就消失在了人间,这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令人无奈的,当温饱需求这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与生存需求已然成了首要问题,那么安全与风险评估也难以被考虑。

幸与不幸,往往会诱发几多连锁反应,因为幸运所以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出行与劳作,因为不幸,所以迫于生计远行他乡,甚至是走入歧途,这一切都是因为碎银,生活也从来“放过”任何穷人,他们做着最劳累的工作,拿着最低的薪水,维持着自己的温饱。

在中国这种现象尚且有所缓解,对于贫困的扶持力度也被大众看在眼中,于民众来说,生于中国已经何其幸运。

回望中东,战乱丛生的阿富汗利班被塔利班武装部队夺权,需求阿富汗难民四处逃窜,甚至爬上飞机羽翼,妄图逃离阿富汗,他们连活着都成为了奢望,意外和明天都会来。

菲律宾的马尼拉墓地被称为“活死人墓”,这里不仅埋葬着无数人的尸骨,同时还有成百上千万菲律宾穷人寄居在墓地上,这是菲律宾的贫民窟。

生命与死亡的交织让这快贫民窟散发出了生命的渺小与顽强,生与死相守,生活与生存相依。

生活对于这群最底层的穷人来说,是残酷的,是冷血的,然而这也无法剥夺每个人生存下去的权利。

正如法国17世纪思想家布莱资.帕斯卡尔(BlazyPascal)的《思想录》中写道: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比仍然要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碍于温饱,碍于生存,最低级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与优化成为了无数穷人与普通人一生都在追逐的彼岸,温饱需求都未曾满足,又何谈理想。

金钱确实有魔力,80%的问题都能被钱解决,追求金钱与物质无可厚非。而因几两碎银而失去性命总是叫人唏嘘不已,像极了动物世界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的本身特性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人要要追求最基本的温饱需求与物质是需求,只有当这两个需求都能满足的时候,才能向外张望,寻求更高级别的需求的满足。

那些因为物质而发生意外的人,大多数是穷人,这是残酷的真相,每一分钱都是生存下去的保障,嗷嗷待哺的婴儿,卧病在床的亲人,每一分钱都是希望也是退路。

物质能给予普通人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心理需求的满足。

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自身生活处境的想法,对环境的掌控是与生俱来的,而物质能够帮助人改变自身现状,掌控环境,给予人的满足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温饱还有心理上的充盈。

提出“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说过这么一句话:

“对生活环境进行控制的努力几乎渗透于人的一生中的所有行为之中,人越能够对生活中的有关事件施加影响,就越能够将自我按照自我喜爱的那样进行塑造,相反,不能对事件施加影响对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它将滋生冷漠与绝望”。

为了逃避冷漠与绝望,穷人们勤奋不已,起早贪黑,用自己的汗水与努力找寻物质需求满足的途径,也在找寻生活中的希望,借以抵挡生活中的冷漠与残酷。

他们既普通又伟大,平凡又高贵,生命终将逝去,每个认真生活的人这一生都值得被认可,被尊重。

就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所说:看清生活,依旧热爱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TheEnd-作者

汤米编辑

廿九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Moreland,R;Beach,S.().Exposureeffectsintheclassroom:Thedevelopmentofaffinityamongstudent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Volume28,Issue3,May,Pages-.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致15死车祸真相令人唏嘘生活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