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让人苦笑不得:
2月17日早上,七台河市勃利县公安局接到举报:“我妈近期从湖北武汉回来,但现在她跟我失联了,警察赶紧帮忙找到,并把她隔离吧!”
接到这样的报警,警察丝毫不敢忽视,赶紧叫来问话。在问询过程中发现这个小伙子说话不是很干脆,像隐瞒了什么事。
警察找到他母亲后,他的母亲说:“我这辈子都没去过武汉,怎么可能是武汉返城人员?”
在警察的反复追问下,小伙子才承认了:原来,他没钱花了,早上问母亲要钱花,结果妈妈没有给他,两人发生了一些争执。事后,母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家。
着急用钱,又找不到人,小伙子就想到了利用疫情报假警的歪主意。
因为虚假报警,小伙子已经被警方处以7日行政拘留,罚款元。
小伙子看样子也是二三十岁的人了,为什么会这么理直气壮地问自己的老母亲要钱呢?
这恐怕跟母亲从小对他进行的教育有关。
02
溺爱的起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
初生的婴儿总是那么可爱,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
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分的宠爱会让孩子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满足自己的要求,一旦得不到就会产生仇恨。
尤其是涉及到金钱,很多父母还会对孩子说:“我所有的钱将来都是你的。”
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股神”巴菲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但他对自己的孩子却非常“抠门”,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我将来所有的钱都是你的!”
事实上,当巴菲特的大儿子想要去农场当农民的时候,巴菲特不仅一毛钱启动资金都没给他,还用“市场价格”卖给了自家孩子一辆机械车。
而当他的小儿子需要钱买房子的时候,儿子鼓起勇气向巴菲特借钱,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话:“我的钱与你无关,我希望你像别的年轻人一样自己去租房子或者贷款买房。”
巴菲特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钱,或者真的“抠门”,而是为了培养自己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希望孩子们可以靠自己的本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不是仰赖父母的“遗产”度日。
巴菲特务农的儿子03
怎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呢?
父母要做好三点教育:
第一、“我们所有的钱将来都是你的”,模糊了父母与子女的边界,会导致孩子向父母无限制地索取。
毫无疑问,子女的贪婪、无限制的索取,对父母来说是一种灾难。
有一位留学日本的学生,因为父母无法为其提供高昂的学费而失手将母亲杀害;而立之年的孩子,因为父母为力帮他买房而辱骂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一味地满足孩子,养出孩子无限制索取的习惯,将来品尝恶果的,还是父母。
第二、“我们所有的钱将来都是你的”,让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容易养出“社会巨婴”。
孩子从小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在家庭中应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独立自主,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而不是坐享其成,坐等父母“喂食”。
第三、“我们所有的钱将来都是你的”,容易让孩子心生歹念。
宫斗剧里,那些谋权篡位的太子们,脑子里总是想着“老皇帝怎么还不下台”,要么采用逼宫的方式,要么采用谋杀的方式逼迫皇帝交出皇权。
对于更多的普通家庭而言,家里虽然没有“皇位”可以继承,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一大笔“遗产”可以从天而降,也是一件美事。人为财死,各种邪恶的念头容易由此滋生。
人鱼妈妈说——
家长不要轻易把“我们所有的钱将来都是你的”挂在嘴上,而应该提倡独立自主,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取应有的报酬,从小养成自力更生、不依赖父母的习惯,长大成人后才不至于变成社会的“寄生虫”。